2015年1月26日
文言文反問句式標誌詞辨析
說起文言文中的反問句,大家都會自然而然的想起「不亦……乎?」、「何(奚)以……為?」、「豈……乎(哉)」等典型的反問句。如201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卷文言文《呂氏春秋•士節》選段中有一句「嬰之亡豈不宜哉?」,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問句,但是留心觀察文言文我們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反問句都可以通過這些固定的反問句式的標誌詞來辨別。很多考生慣性思維遇到那幾個常用的就知道是反問句,如果沒有明顯的反問詞或者不常見的反問句就不知道該如何翻譯了。
筆者在晉博教育中心指導學生中文時發現,有一部分考生認為反問句式比較固定,因此對反問句句式的整理沒有下功夫,這一點是很多考生容易忽略的問題,從而造成翻譯中的錯誤判斷。例如2014年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卷中有一題是解釋文言句子的「輿」字,如果不是整句話有一個問號標點很多考生都不會按照反問句式來翻譯。其實除了「豈、安、何」等常見的反問句標誌性反問詞外,還有一部分常被考生忽略的反問詞,例如「何」、「獨」。「獨」是一個反問句式的標誌詞,而非我們所理解的「僅僅、獨自」,如果對反問句式的標誌詞沒有一定的了解,就會出現相去甚遠的翻譯。
由此可見,對文言文中反問句中反問詞的掌握是多麽重要。因此,筆者也經常提醒晉博教育中心的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對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多義詞之類的知識進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對文言文的字詞句形成一個有系統的認識,在做題中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 晉博教育中心 Brighten Youth Education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