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
新版IB中文大綱設計
新版IB中文的大綱將圍繞下面幾個板塊來作出探索,分別是:1) 讀者、作者和文本;2) 時間和空間;及3) 互文性(即文本的相互關係)。下面我們分別針對個別板塊作說明。
其中「讀者、作者和文本」部分,大綱中的介紹是「對作品的研習可以集中在文學文本、讀者和作家之間的關係,以及文學屬性及其研究」,又說「重點是針對文學文本的細節做出個人的和批判性的回應」。
而在「時間和空間」部分,大綱又再寫道:「對它們的研究要注重文學文本的語境,以及它們可以廣泛地反映和塑造社會的各種方式。」
如果大家有留意,其實這些要求可算是文學閱讀的一些基本基本訓練,實際上也就是舊大綱基礎上的一個升級版。因為舊大綱注重的只是文本內部的形式分析,過份簡單化或忽略了對時代、文化背景和作者因素的關注。現在新的大綱將其補足,是理念更加全面的表現、也是對文學傳統的尊重。
但須注意,這些因素雖然重要,但是根植於文本本身基礎之上的藝術手法、修辭技巧和語言特點仍然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萬萬不能忽視。因為各項考核的評分標準中,無一例外全都保留了「分析和評價作者在語言、技巧和風格方面的選擇」的要求。
在新大綱中首次出現了最重要為第三個板塊「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這是綜合性最強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板塊。它要求學生能夠在某一主題下對文本進行比較,文學比較意識在這個階段被確立,文本的主題也可以向廣闊的「全球意識」延伸。學生在口試中使用的比較方法也將可以在這個部分得到充分訓練。
新大綱中對於「比較」的定義非常廣泛,不僅包括某一話題的比較,還包括不同文本如何展現同樣的概念(例如身份、文化)、文學文本如何影響其他作品等等。比較文學中的平行研究和影響研究都能在新大綱中得到貫徹。
新大綱的一大特點是,書目、課程板塊和考核不再一一對應,這位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度,文學格局被充分打開,想像力便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
© 晉博教學中心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