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帶著偉大作品自信的走向全世界—資優生的故事
IB新大綱裡規定老師須利用一堆指定作品並透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以下能力:
1)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對知識的把握,從而生成自己的理解);
2)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value and context(對文化價值觀和語境的了解);
3) Substantiation and justification of ideas(用大量的文本證據論證自己的觀點);
4) Analysis of literary techniques(對文學技巧的分析和鑑賞);
5)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skills(觀點的組織和表達能力)。
細細想來,這些都是頂級名校希望在學生身上看到的素質;也是學生走上社會後最重要的一些能力。
比如魯迅對中國人性的概括描述:「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適逢「大陸小孩在港鐵上飲食而被香港乘客謾罵;也有國內自由行旅客遭香港年青人不禮貌對待」等事件不斷發生、發酵,只要將魯迅的描述與事件稍作聯想,便可能看到那些個別將矛頭指向大陸小孩與旅客的香港人本身就是文化心理自卑孱弱的代表,如果當時在地鐵上吃東西的是白人的孩子或是歐美旅客,我想他們根本不會、也不敢有如此過激的表現。魯迅這段鏗鏘有力的論述正正是表示了,偉大的作品讓人們在當下的語境(local context)中感受到了強烈的震動, 讓他們帶著對人性弱點的反思走向了世界。
又再舉個和口頭評論有關的例子。學生在這個課程的第二部分要深入研讀2-3部作品,然後抽到其中一部的20-30行在準備20分鐘之後完成10分鐘口頭評論。任何一個精彩重要的選段都有可能成為學生評論的內容,學生要做到對文本極其熟悉,更為重要的是,要在20-30行中找出最有利的證據論證自己對於文本主題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建立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並流利地表達出來。
通過對這種能力的訓練,我是在幫同學們確立這樣一種自信:今天你能對最難的文學文本出口成章,明天你就應該面對面試官的各種問題侃侃而談,你就應該在歐美大學的課堂討論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建立在任何一個文本上,你們都可以有理有據有節地表達自己。
在香港學生中,曾有一個理科學生因為在面試時講到Albert Camus的翻譯作品La Peste《鼠疫》中的存在主義,個體對荒誕社會現實的反抗而拿到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錄取通知。也曾有兩個學生在參加香港政府卓越獎學金面試時被問到「影響她們最深的書籍/電影」時,她們把上課時學到的作品分析拆解得有條有理、頭頭是道而雙雙背著一百萬獎學金去劍橋攻讀法律(當年在香港地區獲獎學生僅86人)。曾經亦有過一個大陸學生,因為出色的邏輯和語言表達最早拿到了香港政府卓越獎學金去Berkeley讀物理,而且更為難得的是,他在他學校那150名英國白人學生中拿到了最佳英語文學獎。
急功近利的人們可能都已經看到,經典閱讀讓他們在面試官面前展現了思維和情感的強度,讓他們帶著強大的表達自信走向了世界。
有人也讀過《臺北人》、讀過《金陵十三釵》,明白了個體的傷痛是和家國的傷痛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明白了個人的成長也是和家國的成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們帶著對民族歷史傷痛的體悟走向了世界。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能靜下心來在作品中尋找每一個有助於理解主題和技巧的事實證據和因果邏輯,也在反覆的閱讀中對自己的理解分析論證進行反思。經典文本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空間去安置他們的精神和情感,提供了一種最好的對抗碎片化閱讀和碎片化生活的方式,讓他們帶著專注的精神氣質走向了世界。
是的,影響和改變學生的,除了啟蒙老師外;背後的真正推手,可就是那些偉大的作品呢。
© 晉博教學中心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