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
IB中文課程的書目選擇
有句話大家一定聽過,那便是老外經常掛在嘴邊的“You are what you eat”了,我們今天當然不是教大家做街坊食神,而是想套用這話借題發揮。因為除了這說法外,還有”You are what you read”呢。
既然吃進肚子裡與看進腦子裡的一樣重要,如何選擇讀物便很重要了。須知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雖然說過“If you want a friend, get a dog”這樣刻薄的說話外,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也說過“There is no friend as loyal as a book”;培根 (Francis Bacon) 在著作《讀書論》(Of Studies)中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既然因為閱讀作品關乎性格的培養與成長的底氣,同學們便應不斷發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厚實的底氣,所謂大鵬能高飛九萬里,皆因厚實的積累(《莊子·逍遙遊》)。
學校裡如果班級規模較大,在書目選擇的難易程度上就算再折中,也會有吃不飽和消化不了的兩極現象。所以便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書目,要盡量避免兩種情況的發生:1、事倍而功半,得不償失;2、喪失了一次通過文學的閱讀、批評與鑑賞來發掘自身潛力、提升自我修養的機會。大家別忘了,文學即人學。
香港學生自小受到重形式及結果的考試方法影響,不做學問,沒有閱讀的樂趣、且沒時間思考,長遠必然形成社會問題。IB的十大培養目標不是空話,文學課程的教學能更充分、更直接地體現這些人文關懷內容。在應試目標與人文關懷之間,怎樣找到最佳的平衡、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我們認真地思考。但當然,學無前後達者為先,中外方法皆然。
IB書單(《世界文學翻譯作品指定書單》和《中文作家名單》)琳瑯滿目,提供的作品有薄有厚(說「薄」與「厚」,只為順應香港重形式及結果的功利說法。因為有些學生喜歡以薄厚定取捨),有難有易;薄者不一定易讀,厚者不一定難學。正如村上春樹 (Haruki Murakami) 在《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中說過的話般 “If you only read the books that everyone else is reading, you can only think what everyone else is thinking”, 有心者自會尋踪覓跡,登山覽勝。雖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關乎考試,各取所需:既然IB為我們提供瞭如此豐盛的文學大餐,胃口好而食慾旺盛者何必只取蘿蔔青菜呢?放心大快朵頤可也。只怕生有涯而學海無涯罷了。
© 晉博教學中心 Brighten Test Prep Centre